English

学术资讯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专业师生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参观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所组织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知识产权法庭综合办公室耿希主任、孙磊磊副主任,人文学院崔蕴华教授、李驰老师以及法治文化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多维视角感知司法实践成果

在耿希主任、孙磊磊副主任的引导下,师生们首先观看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五年试点工作纪实》的专题宣传片。影片系统呈现了知识产权法庭自2019年1月1日成立以来,在激励科技创新、维护公平竞争、服务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作为国家层面集中管辖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和垄断上诉案件的审判机构,法庭六年间累计受理案件超2万件,审结超1.9万件。值得关注的是,法庭在涉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成效显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机构专门致函,高度评价知识产权法庭的工作成效,称其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沉浸式体验司法场域建设

师生一行走进三楼审判区域,实地参观第二法庭(国际法庭)。该法庭配备智能庭审系统、电子证据展示终端等现代化设备,彰显司法公开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

随后,师生们走进了知识产权法庭的办公区,浏览了展示法庭在职及曾在此履职的工作人员照片墙,直观地了解了法庭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历任工作人员的贡献;

在业务成果展区,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裁判要旨、典型案例等汇编资料系统呈现了法庭在法律适用、裁判规则提炼等方面的前沿探索;荣誉陈列区,当事人赠送的致谢锦旗、手写致谢函、优秀裁判文书以及各类荣誉奖牌和牌匾,生动地展现了法庭的司法公信力。

沿着知识产权保护历史长廊,法庭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我国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建设的历史脉络;党建文化宣传栏展现了法庭在党建队建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创新实践,让师生深切感受知识产权法庭的文化氛围。

三、深度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在互动提问环节,张宇坤同学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行政垄断改革的部署,询问法庭在相关领域的司法衔接举措。吴俊璋同学针对反垄断案件中人工智能监管中的司法挑战提问。对此,孙磊磊副主任一一做了解答。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法治文化专业师生搭建了“理论对接实践”的鲜活平台。作为全国法治文化人才培养重镇,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文化研究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合作,为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法治人才注入新动能。


图: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文:王昱惠


     下一条:南开大学王先明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