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第六届“立格哲学联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依法治疆研究院联合主办,新疆警察学院与新疆法学会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基地协办的第六届“立格哲学联盟”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顺利举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新疆大学、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大变局时代的哲学与法治文化”。

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虎群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赵晓华教授、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系主任高文骁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陈食霖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山小琪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党委书记寿新宝教授与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发财教授分别代表所在单位进行致辞。专家们强调,要充分发挥立格哲学联盟平台在交流、学习、互鉴等方面的力量,在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中促进哲学与法学的融合发展,推动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本次研讨会主旨明确,与会的专家学者直面时代人工智能、数字文明与全球格局演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由此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变局时代的德法兼修高素质人才。会议议题覆盖广泛,主要围绕法哲融合的路径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研究、政法院校的哲学教育、法治文化学科内涵的深化与发展、法治文化建设与数字社会治理等七个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在高度互动的氛围中,从不同视角深度探讨了哲学的学科特质,并探讨了其在大变局时代中的重要使命。

中场休息期间,赵晓华院长引领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中国政法大学依法治疆研究院,并介绍了依法治疆研究院的建设情况与最新进展。

会议中,我校王威威教授以黄老道家、三晋法家和齐法家为例,阐述了先秦道家与法家对于如何达成“无刑”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孔红教授从“约根森困境”与规范逻辑出发,阐明了实际诉讼场景中规范句真值的逻辑解释。李虎群教授从中国哲学的构建历史和教育效果出发,着重强调了诗教乐教在中国哲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孙国柱副教授阐发了学科文化视域下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三重意蕴。阴昭晖老师从法哲学角度论证了数字法治文化的理论建构。我校两位博士生也作了发言:李璐婷介绍了超大型平台的互联互通法律治理情况;武世宗从《周易》的《谦》、《升》、《临》三吉卦中探究了坤道政治。

研讨会的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虎群教授主持,他对政法兄弟院校在活动中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赵晓华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深刻总结。作为下一届“立格哲学联盟”学术研讨会主办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陈食霖教授期待与大家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再相会。

“立格哲学联盟”于2019年11月由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5所院校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更好地推动全国政法院校哲学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为联盟高校共享先进理念、成功办学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创设优质平台。

(撰稿:张展硕;供图:赵良伟)


     下一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继成教授做客我...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