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学科暨智库建设研讨会召开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
2014年4月26日上午9时,“法治文化学科暨智库建设研讨会”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学术讲堂召开。我校终身教授李德顺先生、党委副书记高浣月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刘作翔教授、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王松苗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生教授、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斌教授、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杨阳教授出席会议。除人文学院的师生外,还有我校部分其他学院的共约一百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人文学院院长文兵教授主持,由人文学院和(东方毅)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文兵首先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他认为在法治文化作为交叉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可以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之际,会议的召开必将对今后的学科建设产生重要意义。高浣月在致辞中对法治文化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期望。
接着,与会嘉宾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高全喜认为法治与文化的结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者的结合使得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法律不仅是一种技艺,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建设,需要从文明的角度能使其得到提升。法制,只是一个最低的保障,但要使我们的生活成为可欲的生活,还得有文化的支撑。他高度评价了法治文化作为学科的意义,因为学科之间的分化虽然也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也使得学科过于支离破碎,失去了对社会生活的整体研究,而法治文化就是要以中国法治进程为对象展开学科间的综合的、交叉的研究。刘作翔对法律文化与法治文化两个概念进行了厘清,认为法治文化是一个包含正向价值的法律文化。他还对新的法治十六字方针与旧的法制十六字方针进行了辨析。陆小华认为制度建设与智库的建设,要基于战略思维展开对策研究,基于多元文化开展问题分析,基于多学科协同的分析方法和基于博弈权衡的方案设计。王松苗提出了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主要品格、重要基石和基本保障;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切事皆与法相关,但从文化与法治的关系来看,文化是法治的源头活水。张生从学科建设和法治文化的深刻内涵方面展开了发言,并就自己从事学科建设工作方面的经验谈了自己的体会。杨阳介绍了“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认为法治文化学科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掉以轻心。
最后,李德顺进行总结,他提出了对民主法治的看法,认为民主法治不是两个可以分开的,而是一体两面,即民主为内容,法治为形式。他提出“法治中国”的建设,就是要做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文化一体建设”的总体思路。
大会主报告结束后,关心和参予法治文化学科建设的部分校内师生还专门进行了研讨。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斌教授主持了下午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