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崔玉珍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04  浏览次数:

个人资料

姓 名:崔玉珍 性 别: 女

籍贯:广东 出 生:1979年

学位:博士 职 称:副教授

研究领域:法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邮箱地址:cuiyuzhen@gmail.com

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文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11.9至今: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2009.1–2010.12: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4.8–2004.11: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2.11– 2004.7: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兼职)

2002.8– 2002.10: IBM语言自然处理组(兼职)

2001.10– 2002.6: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兼职)

开设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

语言学经典著作选读

语法学研究

语用学

中国语言文化

研究生:法律语言研究

立法语言研究

司法语言研究

语用学

留学生:法律汉语

汉语听力

教育经历

2005–2010: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1–2004: 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2001: 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

科研成果

专著

1、刑事抗诉书制作要义,2018年,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要义,“第二章 案件事实与证据”的执笔者,2017年,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3、汉语篇章回指研究,2014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论文

1、评价理论与司法实践:法庭互动话语中的评价分析[J].外语教学,2023,44(02): 37-43.

2、怎样构建面向事实性表达研究的法律专题语料库?[J].当代修辞学,2023,No.236(02):16-28.(第二作者)

3、法庭转述话语的论辩研究,《当代修辞学》2022(06):53-67. (CSSCI,B刊)

4、严谨、明晰、可读——专业化与大众化统一的法律语言,《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3日期05版。

5、法庭反事实表达的论辩研究,《中国语文》2021(6):751-764。(2023年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6、法庭自我识解与身份构建研究,《当代修辞学》2021(2):71-84。(2023年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7、检察官客观义务在公诉检察文书中的背离和完善,《教育语言学研究》,2020:164-171。

8、庭审语言中反事实表达探析,《当代外语研究》,2019(6):64-72页。

9、法律常用词语应用之探索,《法治的哲学之维》(第四辑),当代中国出版社:153-166页,2018年4月。

10、法治中国语境下的立法语言研究,《法治视野下的文学与语言》,当代中国出版社,2017年。

11、从立法语言的“或者”看我国法律的可读性,《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2期:86-94。

12、立法语言中的“应当”初探,《201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成果选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15-723。

13、庭审讯问叙事研究初探,《中国社会语言学》2015年第2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14、法治在当前乡土社会中的困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2-19。

15、法庭讯问的信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146-154。

16、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索,《神州》,2014年第3期:70。

17、公诉人法庭讯问核心是构建言辞证据链,《检察日报·学术版》,2013年11月19日。

18、从“行、知、言”三域看立法语言的“应当”,《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

19、Zero anaphora resolution in Chinese discourse. I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CICLing-2006: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Intelligent Text Processing, 245-248, Springer Berlin / Heidelberg, 2006. (1st author)

20、“化”字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辨析. 《语言科学》, 2004年第3期:51-56。

21、非受事宾语的产生机制及其语法化过程.《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 5期:100-102。

22、汉语被字句是一种话题-述题结构. 《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 邵敬敏、张先亮主编,124-134页,中国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作者)

23、Event and Temporal Annotations for Chinese. In Language Resource Management - Semantic Annotation Framework - Part 1: Time and Events, eds. by K. Lee, J. Pustejovsky, H. Bunt, B. Boguraev, and N. Id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2006. (3rd author)

科研项目

1、法庭论辩话语的多维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法庭立场表达与身份构建的互动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3、基于语料库的法律常用词语应用研究,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4、法律语言学视角下询问和讯问笔录的对比实证研究,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法律语言交叉学科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主持,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6、公诉法律文书规范性问题实证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委托项目)

7、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8、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参与,中国法学会“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专项课题。

9、2008—2010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esearch project “A Syntactic and Semantic Investigation into Topic and Focus Articulations in Chinese (Mandarin and Wu Dialects)” (Project no. 9041187)

10、2002—2004 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科研项目“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短语及句型标记规范”(项目编号:YB105-49)

11、2001—2004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词论旨结构系统和汉语词语语义分类层级系统研究”(项目编号:G1998030507-1)

12、1999—2001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面向新闻领域的汉英机器翻译”(项目编号:G1998030507-4)


上一条:孙竞     下一条:张彦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