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情感与诉讼观念——“法治文化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01  浏览次数:

2019年10月29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法治文化学术沙龙”活动在学院路校区科B612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人文学院罗世琴老师、韩达老师进行评议,崔蕴华老师主持。王学深老师也参与了沙龙讨论。

本次学术沙龙由2018级法治文化研究生夏瑞斌、辛思雨两位报告人分别就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了报告。报告人夏瑞斌《浅析<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屈法就情”的原因》一文,选取宋代判词集,重点探寻的“情法问题”背后的原因,展示了报告人对情法纠葛背后的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的思考。报告人辛思雨《浅析中国传统“厌讼”现象及其成因》一文,从中国人究竟“好讼”还是“厌讼”为切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厌讼”的成因,展示了其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独到见解。两人报告后,在场同学展开热烈讨论,2018级、2019级研究生积极参与,同学们就两位报告人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传统法律文化、礼法与理教等问题积极提问,报告人积极回应。

报告人报告结束后,罗老师、韩老师认真、细致地评议了两篇论文,老师们对报告人的内容及问题意识等给予较高的评价,并对报告人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亦指出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共性问题,提醒了参与活动的所有研究生。罗老师、韩老师指出,文章中存在着材料理解运用不当、关键概念阐述模糊、选题偏大、不易把控、论述较浅等问题;王老师对传统诉讼观念与实践的时期划分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另外一些学术规范问题如脚注引用不规范以及文章结构、措辞表达等方面也是研究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希望在场的同学能够注意。本次“法治文化学术沙龙”讨论热烈而深入,到场的同学们也表示受益匪浅,尤其在论文写作方面有了更多认识。

(文/夏瑞斌)


上一条:面向他者的世界——Andrea Altobran...     下一条:“蓟门谈史”第三十三讲成功举办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