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8  浏览次数:

2021年10月1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主办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研讨会议在我校研究生院科研楼B205会议室圆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鞍山师范学院、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

第一场专题研讨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卢燕娟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教授李国华以“鲁迅的‘变戏法’书写”为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他认为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变戏法”书写,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是鲁迅深湛的社会批评,以现代社会纷繁的话语现象批评为表象,指向对“第三样时代”的建构和努力。鞍山师范学院的副教授白海君以“鲁迅与《文学与革命》关系的一份新材料引发的思考”为题做了线上发言,他通过对材料的考证,提出鲁迅对托洛茨基的汲取是一个逆向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异署梦的“新俄丛书”、冯雪峰、瞿秋白都对鲁迅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张元珂对鲁迅传写作与二十世纪传记家精神史进行了考察,以期为当代鲁迅传创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中国政法大学董燕教授对三位学者的报告作了简短评述,认为三位学者的发言既体现了对史料挖掘、考证、阐释的能力,又能透过一些书写的现象探寻到鲁迅思想中重要问题,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莉莉主持,上海大学谢尚发老师做了“鲁迅《故乡》兼谈当代文学的‘地方’特色”的发言,他从“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出发对《故乡》的“风物”、“地方人”进行阐释,进而分析了现当代文学“地理上的乡土”和“文学上的乡土”的差异和联系。武汉大学讲师邓小燕的发言题目是“鲁迅的何廉臣批判”,他认为鲁迅对何廉臣的批判贯穿多个文本,不仅体现了鲁迅强烈的现实介入意识,而且还是鲁迅检视新旧之争复杂性的一个经典案例。对外经贸大学的赵静老师考察了鲁迅上海时期的创作,关照鲁迅的市民观的形成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市民社会的具体形态。北京联合大学王璇老师发言题目为“论鲁迅对旅京台湾作家的影响”,认为旅京台湾作家对鲁迅的接受,为“五四”美学在台湾的传承提供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政法大学的师资博士后张悦分析了鲁迅对“京海之争”文学史叙述模式的生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回归历史语境分析了鲁迅在这场论争中的真实立场和态度。李国华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精彩的评议,认为大家的发言各有角度,很有启发。但也提醒各位青年学者研究时要注意历史语境的复杂性,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鲁迅的精神特质。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博士后张悦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金莉莉做了题为“周氏兄弟的儿童想象”的发言,认为鲁迅与周作人对儿童的关注,是对“人”的现代性特征的重构,同时也体现出周氏兄弟对反观成人自身、“何为新人”、“如何新人”的矛盾和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幸老师通过《教育公报》与《杜威五大讲演》的对勘工作,认为鲁迅对杜威的理论是较为熟悉的,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也体现着非常明显的杜威理论的底色,然而因为对中国社会改造的问题有不同认识,鲁迅最终还是对杜威保持了一个拒斥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王一典从进化论、教育学、启蒙思想等多角度考察鲁迅儿童观的现代内涵及其先锋性和深刻性,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焦典联系自身专业文学创作的体会,以创作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几篇序言的分析讨论了鲁迅对于我们今天青年写作者的价值与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汤晶通过对《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重读,认为对鲁迅对家庭秩序的思考的建设意义大于破坏的意义,体现出鲁迅超越时代的对于人类亲缘关系理想化希冀的深谋远虑。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乔宇则对《野草》中虚无与生命意义问题进行了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张元珂就以上发言作评述,认为大家发言观点新颖,关注的范围远远超出鲁迅,对大家都很有启发。

最后,张悦老师诚挚地感谢各位专家与同学的砥砺支持以及老师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宣告本次也研讨会议圆满结束。

中文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法治与影像”系列讲座成功举办     下一条: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中国政法大...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