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9月13日,人文学院2024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庄严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重温中华民族抗战历程,引导党员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上午十时,支部党员整齐列队抵达纪念馆。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巍然屹立,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入场前,全体党员在纪念馆前广场整齐列队,支部书记简要介绍了纪念馆的历史和本次参观学习的重要意义。同志们神情庄重,对即将开始的学习之旅充满期待。
一、系统参观展览,重温全民族抗战历程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支部党员开始了系统的参观学习。纪念馆1.22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以八大主题板块全面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在“奋起抵抗”展厅,同志们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的历史担当;“全民族抗战”展厅生动再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全民族共赴国难的壮阔历程。展览通过1525张历史照片和3237件珍贵文物,配以现代化多媒体展示手段,全方位再现了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进程。
同志们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在“砥柱中流”展区久久驻足。该展区通过大量实物和影像资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战略,领导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的艰苦历程。新增的互动体验设备,如战场沙盘推演、历史场景复原等,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和参与度。在参观过程中,同志们认真记录,不时交流感想,对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
二、沉浸历史场景,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在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同志们深受震撼和教育。“罄竹难书”展区以确凿史料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让同志们义愤填膺;“战略支撑”展区展现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使大家倍感自豪;“得道多助”展区展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说明正义事业终将赢得世界人民的拥护。特别是看到展柜中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褪色的军装、发黄的家书等实物时,不少同志眼含热泪,这些见证历史的文物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具体可感。
在“伟大胜利”展厅,同志们观看了展现抗战胜利历史场景的多媒体演示,感受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最后一个展厅“铭记历史”通过对比今昔,展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这种由悲愤到振奋的情感体验,使全体党员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
三、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在纪念馆胜利广场隆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面对鲜红的党旗,同志们庄严举起右拳,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熟悉的誓词此刻显得格外沉重而有力,每个字都凝聚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承载着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宣誓完毕,同志们久久凝视党旗,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通过此次沉浸式的参观学习,支部党员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人文领域的研究生党员,更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同志们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永远传承和弘扬。
此次参观学习既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也是一次成功的思想洗礼实践。它不仅让参与者系统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光辉历史,更促进了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生动范例。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稿:石雨加 吴潇晗
摄影:王嘉怡 张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