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吕延涛 陈冰 綦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行专门论述。本报特派记者专访了中国知名的文化学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就如何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哪里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原创提供广阔舞台
深圳特区报:李教授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如何理解文化生产力?
李德顺:理解文化生产力首先要从理解文化生产开始。文化生产,是指人类全部生活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生产渗透于人类物质、精神和个体生命三大生产之中,是它们的共同内容和共同成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生产,是狭义的文化生产,主要是指精神生产。到了今天,不仅人类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都已经渗透着精神文化生产的成果,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特区报: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文化生产力是精神产品的创造和生产能力?
李德顺: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与物质生产力有所区别的是,由于精神文化产品往往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信念、政治取向、道德操守、审美情趣、生活样式、人生境界等,它们可以附着、也可以不附着于一定物品上,所以文化生产力的构成主要不在于外在的实体(硬件),而在于内在要素(软件)。
一般说来,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一是作为主体的文化劳动者或生产者,主要是他们的素质、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状况;二是文化资源,包括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是指作为文化创造来源的对象和条件,如一切可资凭据或有待开发的思想材料、风格样式、技术手段、人文环境等。从动态上看,文化生产力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因此,文化体制、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机制以及文化生产力自我更新的效率等等,也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基本动态要素。
深圳特区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这如何理解?
李德顺: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各种文化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有着极其多样化的链条和环节,它们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或层次,相应地,文化生产力也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或环节: 一是以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为代表的基础性或“原创型”精神生产。这种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创造力本身的发展和成果的前沿性、开创性,是第一个“基本的文化生产力”,或直接意义上的“第一文化生产力”。 二是以文化教育、大众传播和推广普及为代表的应用性或“中介型”再创造活动,是精神文化的再生产,进一步实现和检验原创型文化产品的价值,同时也对其作出丰富和发展。这一文化再生产环节具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事实上已经构成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文化生产力。三是以社会和大众的文化消费和精神生活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参与活动,是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消费既是文化生产的终点,也是新的生产的起点。
文化生产力的三个构成层次中,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是基础,是第一性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也就是为原创提供广阔舞台。比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就属于原创作品,电影等其他形式的衍生品是再生产活动。所以说,原创天地越宽,文化生产力的底气越足。第一成果总是“新”的、 “深”的、“一次性”的,是文化创新的深层起点和“第一道工序”。
不能忽略“以人化文”
深圳特区报:去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现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其意义何在?
李德顺:这首先要了解文化是什么?文化即人化,或者说是“人的生活样式”,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自己。说到底,文化就是“人化”和 “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 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化人”是“人化”的一个环节和成果、层次和境界。一个国家强,首先在于国民强,文化是根,是本。要使国家更加强盛,就要成为文化 强国,使人民更有文化,可谓“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深圳特区报:按照您的说法,文化是“化人”与“人化”,但我们常听到“以文化人”,而很少听“以人化文”,这反映出怎样的心态?
李德顺:这反映出的是对当代人的不信任,或者说缺少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中的“文”,可能是传统文化,也可能是当代文化,这没有错,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目 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但不提“以人化文”,就有些自卑,或者说缺乏主体意识,缺少文化担当。这有历史原因的,独尊儒术和宋明理学,使我们的文化生产力最后都 成了“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完全陷入“圣人”之言,多样化、多视角的探索和创造逐渐萎缩,文化创造力未能一浪接一浪波澜壮阔地发展。
我感觉这些年来,举世闻名的精品、力作、传世巨作比较少。我们往往停留于一些要求满足表层的、眼前的需要,这就必然导致文化创造力的萎缩,因为这种满足表层需要的文化生产就叫做低俗化。这种倾向我比较担心,长此下去,我们这么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可能都给别人用了,我们自己反而难以受益。所以,中国人要有主体性,要敢于和善于“以人化文”。
挺起中国文化的脊梁
深圳特区报:近年来中央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以强调,如何让民众“自觉”起来?
李德顺: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迎来自己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昔日的苦难和辉煌,今日的挑战和未来的风险,都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所以,在新的时代、新的挑战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意识的清醒和执着。与之相反的是文化迷失,即忘记整个中华民族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主体,通过无视或割断我们自己的历史,把现实的主体加以孤立和虚化,则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不自觉。
因此让中国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就要摒弃两种态度:一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无视或回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现实,认为我们自己的历史已经完结,今后应以 别人的文化作为我们的圭臬。二是文化复古主义的态度,把今天的自己与昨天前天的自己割裂开来,认为今天并不是对传统的某种继承和发展,而是“断裂”,出路则在于回到昨天甚至前天。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共同点,是实际上拒绝了要以今天为立足点的文化自觉和担当。
深圳特区报:也许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两种倾向,使得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不够自信,好像什么都是别人的好。如果您来上一堂文化自信课,您会怎么讲?
李德顺:我会首先问,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巨大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世界第二是谁干出来的?是中国人。我还想问,世界上哪一种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在现今时代依旧充满生机?是中国文化。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
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生命历程的凝聚;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 性,来源于它既体现“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特征,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性和时代性内涵;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实践方式和成长历程,从而显示中华文化特有的底 蕴和力量。
强化文化自信,需要文化担当。我们要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并通过科学的发展来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是,投身于民族振兴 的事业,在实践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我们的文化,同时保持对自己理想与目标的把握和执着,不泥古,不崇洋,不迷权,不媚俗,不畏强,不凌弱,不怕像谁,也不怕不像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新的高度上实现新的文化自立自强。(深圳特区报北京11月11日电)
上一条: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开展中外学... 下一条:法律语言中心部分教师参加2012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