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华岩论坛第51讲——“蕅益大师的《大乘起信论》观”讲座圆满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8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15日晚7点,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与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华岩论坛”第51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俞学明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史经鹏老师、河北大学向慧老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雷晓丽老师、孙国柱老师等来自各高校的数十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主题为“蕅益大师的《大乘起信论》观”。

张文良教授的讲座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1.蕅益大师的生平及思想来源;2.《大乘起信论》的注释简史;3.蕅益大师写《起信论裂网疏》所采取的态度及其名称的由来;4.蕅益大师选择的译本及其原因;5.《裂网疏》在内容上的特征;6.《裂网疏》的思想史意义。

张文良教授认为,了解蕅益大师的思想来源及特点有助于理解他是如何做注的。通过分析,张文良教授指出蕅益大师深受《楞严经》影响,并直接继承了永明延寿融合天台宗、华严宗和唯识宗的思想,形成其“三教合一”的根本思想特征。其次,张文良教授简要介绍了《大乘起信论》的版本以及净影慧远、新罗元晓、法藏等各家对《大乘起信论》的注释,并由此引入蕅益大师写《裂网疏》的态度及其名称的由来。再次,张文良教授通过对比《大乘起信论》的“新译”与“旧译”,揭示了蕅益大师选取“新译”为注释文本的深层原因,乃是因为受到“新译”文本中“展转”一词的启发,认为其便于与唯识思想结合,而非仅仅是由“抓阄”决定。接着,张文良教授着重分析了《裂网疏》在内容上的特征,主要从“本觉、始觉的唯识解释”、“真实空、真实不空的唯识解释”、“真如受熏、真如不受熏的会通”、“一性皆成、五性各别的调和”等几个方面展开,体现了蕅益大师融合三教的特点。最后,张文良教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蕅益大师的《裂网疏》的思想史意义:其一,赋予《大乘起信论》以“圆极一乘”、涵盖佛教一切教义的崭新定位;其二,融会了性宗和相宗;其三,突破了法藏判教的路数。

文/陈静瑜

图/赵月星


上一条:2017级法治文化硕士生“思齐”读书...     下一条:第35期法律语言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