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华岩论坛第55讲——“茶禅一味:历史、叙事与体验”圆满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

2018年5月18日下午2点,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与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华岩论坛”第55讲在学院路校区教学楼422教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宣方老师担任主讲人,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雷晓丽老师担任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史经鹏老师等数十名北京各高校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茶禅一味:历史、叙事与体验”。

宣方老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对茶禅一味这一概念作知识考古学的考察;其二,结合中国佛教史中的茶文化叙事,考察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真实作用与地位;最后,说明如何借茶演禅,在茶事演习的当下训练自己的正知正念。

首先,宣方老师指出,传宋僧圆悟克勤为日僧写“禅茶一味”只是一个传说,无论“禅茶”还是“茶禅”都是中国古书中没有的概念。宣老师在梳理日本禅茶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后,指出“茶禅一味”一词为晚近从海外引入的概念而非宋代古物。千宗旦所著《茶话指月录》(1640)中所提出“茶道的根源即禅”,可视为日本禅茶思想形成的标志。而日本江户末期刊行的《禅茶录》(1828)提出的“茶意即禅意。离禅意既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则进一步明确了茶味与禅味的统一。明治38年(1905)出版的田中仙樵编的《茶禅一味》一书中,“茶禅一味”一词首次以固定形态出现。接着,宣方老师结合蕅益大师《题玉浪施茶册》等著述,介绍中国佛教史中的茶文化叙事,表明茶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其实用性的维度,“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最后,宣方老师简要介绍了借茶演禅的方法,并与在座师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文、图/陈静瑜


上一条:首届“中国和文化”座谈会在中国政...     下一条:“多元视域下的近世法律与中国社会...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