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蓟门谈史第26讲:《传统史学与时代思潮》讲座圆满举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5  浏览次数:

 

 

2018年11月14日上午9:30-11:30,由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历史文化活动月”系列讲座暨“蓟门谈史”第26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6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传统史学与时代思潮”,主讲嘉宾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汪高鑫教授。讲座主持人为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郑云艳老师。

汪老师首先厘清了历史学与史学史概念与内容上的不同,表示当代史学史研究不能仅从史学内部出发,单纯为了学术而学术,还应该注重其发展过程中的众多影响因素,例如时代思潮的转变对史学思想、著作手法的渗透。随后,汪老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论证了春秋战国至晚清两千多年时间里,史学受经学影响的具体表现,进而佐证二者的紧密联系。

汪老师表示,春秋战国诸子争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墨两家在天人观上皆表示“轻天重民”,在君民论上皆表示“民贵君轻”,而该时期史学代表著作《左传》也恰恰表示出相似倾向;进入两汉时期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确立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经学由此兴起,两汉史家作史也表现出浓厚的崇经意识;至魏晋南北朝,玄学成为时代主要思潮,史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玄学化倾向,既重人物品评又重历史评论,由于南北朝长期对峙,史学风格也截然迥异,北方“拘泥于一人一事论其功过”,南方“清通简要,得其精华”;至唐重新建立起统一中央王朝,时代思潮则体现为经学总结和疑古惑经,前者影响史学总结,后者对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宋明时期理学大盛,史学在“会归一理之纯粹”的理学思潮下,明显地呈现出义理化倾向;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发展起来,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反对宋明理学空疏学风,强调经史并重,学以致用;清中后期,考据学既为一种治学方法,也是一种学术思想,盛行于乾嘉,催生了考证史学流派;由于考据学派仅仅停留在文字训诂层面,引发种种弊端,又进而催生了援经议政的常州今文经学派与经世致用的章学诚史学。

报告结束后,在场老师与学生先后提出对理学与经学关系、经史关系的疑惑,并与汪老师进行充分的讨论,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崔李酉子

文:刘文


上一条:人文学院一周学术活动预告(2018年1...     下一条:新书推荐——我院费多益教授《心身...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