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13日,“寺庙、市场、茶馆与学校:中国传统通俗文本的本地语境与社会互文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举行。来自德国、荷兰、法国、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就”宝卷的文化价值与地域表演实践”、“《李翠莲借尸还魂》中的女性声音与文本意义”“通俗文学与宗教文本之关系”“说唱文本中的塾师与社会文化”“山东民间珍稀写本研究”“《云门传》与明代地方社会”等主题展开多场小组讨论。我院中文系崔蕴华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工作坊并做主旨演讲。
崔蕴华教授主旨演讲的题目是“清代子弟书中的北京寺庙与文化空间研究”,她指出作为空间的寺院与中国文学因缘深厚,关系微妙。清代八旗文人创作的文类——子弟书中亦见到不少的寺庙书写,这类寺观不再仅仅是作品人物的陪衬场景,而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学价值与“记忆”功能。在子弟书中作为主题出现的清代北京寺观主要有三个:护国寺、碧云寺和灵官庙。在子弟书的叙述中,曾经的信仰空间逐渐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青烟消逝而市井情浓,泄露出与创作者相依相惜的情感互动。它们以真实空间建构了文人群体的都城记忆与艺术想象。
崔蕴华教授还与学者们就中国古典文学的雅俗问题、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上一条:四川大学盖建民教授谈“关于百年中... 下一条:人文学院哲学系“美学讲坛”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