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讲座纪要 | 人文云课堂•华岩论坛第67讲——“杨维中:唯识无境的现代意义”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9  浏览次数:

“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2020年5月8日星期五19:00至21:00,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人文云课堂暨华岩论坛第67讲以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顺利举行。该讲座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杨维中教授主讲,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孙国柱介绍相关情况,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以及全国各大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杨维中教授从“心”出发指出,“心”是佛教修行的核心问题,“心”有多重复杂的意蕴,佛教固有的六识说虽然已经很完备了,但是唯识学在历史上对于此问题有了更完善、更专业的诠释。对此,杨维中教授结合唯识学经典文本给与了非常哲学的诠释。该讲座主要内容,择要叙述如下:

唯识学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是此次讲座的重点。对此,杨维中教授特意指出,唯识学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心”的底层,而第七识“末那识”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末那识”是功能的概念,并无“实体”作为其凭依,而是作为一种面向于动态活动中生成的。唯识宗认为,第六意识依赖于第八识中的种子而产生、存在,而第六意识又分为“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两种,前者与五根同时俱起,后者则单独生起。

唯有“识”而无有“境”,是此次讲座的难点。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致有三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其一,“识变说”,即“三能变”学说。其二,“种子熏习”说。其三,“四分说”。分而言之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自证自分。

在讲座过程中,杨维中教授还饶有趣味地讲了自己早年学习绘画的经历,特别拈出“构画”这一重要说法来阐释“唯识无境”的真实意义,澄清了部分关于唯识学的误解——比如,人们常常以为唯识学讲“唯识无境”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的虚无主义,或者是当下流行的哲学中所批判的“主观唯心主义”。其实并非如此。杨维中教授进一步深入指出——唯识学着力强调的是,人们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仅仅是能够进入其视阈的那一部分,而进入视阈的过程一定是与自身的“心”互相攀缘而有所“构画”的过程。在这一“构画”过程中,能够被人的心所认识、感受的对象其实已经不是绝对客观的事物,而是已经沾染了个人色彩的“相”而已。如此看来,唯识学并不否定“对象”的“客观性”,而是承认奠定于“对象本身”之上的“境”的“假有”(即暂时存在,“缘起”性的存在)属性,“境”是“无”,是“非有”,否定的是“境”的“真有”,而肯定其“假有”的状态。

讲座结尾,为了更好地诠释“唯识无境”这一哲学命题的现实意义,杨维中教授还结合禅宗著名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公案指出,由于个人的精力和智慧以及条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完全“客观”地搞清楚它的真实面目。可是,这些事物一旦进入了他的生活领域,成为与他的生活、认知和心理活动有关的要素之后,他对于这些事物的认识,又难免带有个人的各种色彩,其认识的结果以及灌注其中的心理感受,又不能不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印痕。这就是惠能所说的“心动”的含义。

唯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来以艰深深邃系统严密见长。学界还有“三年唯识”的说法,从中可知学习唯识学的困难所在。杨维中教授以其多年研究唯识学的深厚功力,在短暂的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将有关唯识学的重要概念娓娓道来,而“唯识无境”这一重要命题的哲学意义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深入的阐释。毫无疑问,“唯识无境”这样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依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这点正如杨维中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唯识学至少可以提醒人们不要陷入主观臆造的想象之中,多一点自省,可能反而更容易逼近事物的客观真相,这当然有助于对话的产生,和谐的呈现。


(文:陈玥西)


上一条:人文云课堂·华岩论坛第68讲:唐僧西...     下一条:人文云课堂·华岩论坛第65讲——“信...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