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中华文明大系”第80讲暨“人文高端论坛”第27讲成功举办:黄小峰教授解析宋画中的视觉趣味与精神世界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1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格物楼阶四教室内“翰墨生香”。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文明大系”系列讲座第80讲暨“人文高端论坛”第26讲于此成功举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教授以"宋画中的视觉趣味"为题,引导300多位法大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京泽以“图像之书:解码中国艺术的精神密码”为引,向听众简短而隆重地介绍了黄教授,为这场兼具通识教育与专业深度的文化盛宴拉开帷幕。

本次讲座旨在向同学们展示宋画中所体现出的宋人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理解宋画的基础上,探知宋人的精神世界,进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黄教授首先通过解读一系列具有“画中画”特色的作品,向同学展现宋人世界中画与观者的互动,探讨宋人对画的理解。如首幅展示的作品是具有“四畅图”属性的传为南唐画家王齐翰创作的《勘书图》(据考证应为宋代画作):画中士夫于屏风隔断的私人世界中,在屏风画之间身着白衣敞开胸襟,其赤足跷腿、闭目挑耳的闲适惬意之态跃然绢上——千年前的文人雅趣在投影幕布上苏醒,引得满座会心莞尔。

黄教授以学者的严谨和诗人的敏锐,向同学们揭示了大量的名家画作的“密码”,引领听众穿梭于宋画构建的视觉迷阵。在解析范宽《溪山行旅图》时,他聚焦若隐若现的禅宗行脚僧形象,解读宋代士大夫在山水与庙堂间求索生命真谛的精神隐喻,分享他体会到的跨越千年的精神震颤,令在场听众感同身受。当马远《水图》中的水纹在电子屏上徐徐展开时,他又提醒观众感受逝者如斯夫的灵魂共鸣,谛听线条背后的和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潮声。

整场讲座中,学术深度与审美趣味在近三个小时的时空中交错生辉。黄教授旁征博引,将画作与文献相结合,时而如解经大儒般条分缕析《百花图卷》的构图玄机,时而化身说书人揭秘画中屏风后的文人逸事。黄教授强调研究古代绘画的首要途径是用眼睛直观地去看,通过视觉把握图像内容,并发现其特殊性,进而感受到宋画所表现出来的无穷乐趣。他提示大家,每个时代的目光都戴着知识的眼镜。当我们凝视宋画中的屏风,既要看清绢帛上的笔墨,更要看透屏风前那个正在观看的宋人。这种将图像细读置于文化语境的阐释方式,使得每幅宋画中的小小细节,都可成为打开宋人精神世界的密钥。

讲座进行时的互动,“中场休息时”的交流,既有笑声又闪烁着思想的火花,而这场关于视觉的美学盛宴,最终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当掌声在夜色中散去,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中国艺术的密码正等待着新一代的解读者。

文:李京泽、陈思进

图:陈思进


上一条:美育教育论坛第十期暨法大美育论坛...     下一条:“中华文明大系”第79讲暨“人文高...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