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团学活动
人文学院2018级研究生“知北京﹒爱北京”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顺利结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6  浏览次数:

2018年11月11日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5.3”讲话和勉励语重要精神,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北京高校新生引航工程的要求,在院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院2018级研究生开展了“知北京·爱北京”社会主题实践活动。本着观习北京风貌,塑造文化自信的活动主题,通过游览和学习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很好地实现了本次活动的预期目标。

抵达首都博物馆后,由于提前预约,大家顺利从团队通道进入馆内。因人数较多,参加人员按之前计划分为了五组,自行参观,在指定时间到达规定地点集合即可。

五组同学参观了的展区共有五个,分别是“来自盛京—清代生活用品展”、“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北京历史文化展”、“国家记忆照片展”、“老北京民俗生活展”。

在“清代生活用品展”中,谭惠文同学看着这些沈阳故宫文物,仿佛看到了那段厚重的历史。正所谓“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宫”,沈阳故宫不仅是清朝入关前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帝皇太极的住所,更是迁都北京、一统中原后诸帝东巡祭祖的驻跸重地,保存了大量皇家服饰、宫廷膳食用品、文房用品、宫殿器具装饰等珍贵文物。辛思雨同学认为自己似乎看见了那些穿着精美衣服的历史人物徐步走来,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器物,会让人想起古代工匠细心雕琢刻画的样子,这些精美绝伦的器物,让人理解什么叫巧夺天工。李梦媛同学则对一件明黄锻彩绣平金龙袍印象深刻。其为嘉庆皇帝御用,她认真学习了其上所绣图饰,了解“九五之尊”意指从正反两面都能看到五条龙,日、月、星辰、斧头、海洋等图案表明古代帝王对自然和神仙的崇拜,也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还观察了众多精美的嫔妃用品,上绣图饰和材质也反映等级观念深厚,比如皇后所戴玉簪上刻有龙,一般妃嫔则是鸟或花。游览完毕,她表示对我国雕刻、刺绣工艺之精湛、传统手工业之精细、民族文化瑰宝之众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大辽五京展”中,从五京风俗、游牧器具、行政官制、宗教文化等方面呈现了契丹人一段叱诧风云的历史,让人不禁感慨于“京都繁盛谁比矣,十二楼台重重起”。李梦媛同学发现,和草原游牧相联系建立的政权所缔造的文化显现出一种自由壮阔之感,加上民族对佛教的信仰,很多文物也与佛像形象相结合,因此学习到很多佛教知识,比如“人身鸟足”的人物形象被视作对“佛音”的传播,类似今天的牧师角色,可见我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塑造。她们小组还观看了关于当时统治者 “四季游政”的影片,介绍了统治者考察各地风土人情进而作出政策变革的情况,表明在那时领导者已经意识政策要区别对待、且要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张一益同学也感慨万千,眼前的一件件国宝文物诉说着过往的兴衰荣辱、铁马冰河;一幅幅精美的字画展示了古代文人的闲情志趣。华贵的衣冠,精致的家具饰品不仅体现了当时皇权的威严,更反映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参观过程中,他们组还会就展品和对应的历史事件轻声讨论,相互交流,大家对文物及其历史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北京历史文化展”中,以文物的方式呈现了首都北京的数千年历史沉淀。苗世彧同学感慨于北京源远绵长的历史。从最早期开始北京便有了重要的人类活动,再到中华文明开始时的燕赵之地,再到金元时期的建立国都再到中华民国时期的北平,直至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一步步的历史演变,北京都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里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有数不清的名人轶事。张栋同学感叹于北京悠久的历史积淀,从周代的燕国至今,北京从一个普通的地理单位逐渐变成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我们透过展柜上的透明玻璃去凝视那些千、百年前的工艺品,依旧能感觉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所带来的震撼。平时我们总是从书中读历史,但文字总不够直观。当真的站在文物面前时,历史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瞬间就拉近了古今之间的距离。

在“国家记忆照片展”中,大家看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性时刻。谢先治同学认真观赏了这些穿越时空、静置眼前的黑白画面,看到了抗战时期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中华民族,还通过“开国大典”的影片,体会到了在天安门城墙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慷慨激昂,而当年毛泽东讲话的话筒静立在影片前,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伟大故事。

栾智祺同学对位于博物馆顶楼的“老北京民俗生活展”情有独钟。岁月流转,各式瑰宝并没有蒙上灰尘,反而散发着久远和庄重的气息。从展览中,她发现,从婚嫁迎娶中就保留着浓郁的北方文明,泥塑的人物彰显着婚礼当天的热闹气氛,满目的红色是对新人的祝福。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本位观念在这一天得到延续和传承。北京作为中国古都,除了保留大量的宫廷建筑、防御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保留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的风筝展也是北京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三月天里,孩子们会亲手制作纸鸢,采用竹子、宣纸、胶水等工具,并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冬天的北京更有自己独特的风景,过年前后,孩子们都会换上新衣,在胡同中挨家拜访。而一些已经快要消失的手艺人就会走街串巷,挑着担子,为新年增添风味。

在首都博物馆3个小时的参观游览,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来自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看到到了首都北京数千年岁月的沉淀和文明的辉煌。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要努力,在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去谱写我们的未来篇章。本次活动,大家受益匪浅,感受到了“法大人文,人文法大”的精神内涵,我们除了不断增进专业学习,为以后的研究或就业打下基础之外,还应不忘增进自身的人文情怀,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精华,陶冶情操,为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现代人奠基。(李碧霞供稿)


上一条:观古籍文物之藏,品传统文化之美—...     下一条:重走抗战地道,感受先烈荣光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