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纲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文化专业研究生课程:

《法治文化专题研究》课程大纲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法治文化专业研究生课程暨“研究生精品课程”

《法治文化专题研究》大纲

 

课程中文名:法治文化专题研究

课程属性:学位基础课

课程负责人:崔蕴华

授课教师:

   李德顺、刘斌、王洪、文兵、林乾、崔蕴华、张灵、胡晓进、李璐

总学时:48学时(课堂授课学时:48学时)

学分:3

授课对象:法治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课程教学目标

法治文化专业系法学所属的新兴二级交叉学科,主要从文化的视野来研究法治,用法治的理念来构造文化。该专业既注重法治建设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也注重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行为、法律设施、法律语言文本等实务研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端法律人才。法治文化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颇具特色的新兴学科专业,是法学与哲学、文学、历史等多门人文社会学科交融的学术平台。基于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基础理论与法治思维、文本叙事与法治想像、中西文化与法治进路、法治概念与哲学意涵四个单元的课程来深化学生的法治思维,引发学生的学术直觉和感悟,从而在多学科的交汇中研究法治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为必修课,每周4学时。采取教师主讲,与学生共同阅读研讨的方式。最后由教师总结。

 

三、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四、课程时间与地点

授课时间:每周二晚上18:30-21:50(2017年9月12日-11月28日)

授课地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楼323

 

五、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1: 基础理论与法治思维(12学时)

    本单元分为三讲。李德顺教授讲述我国法治文化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法治文化在我国法治进程中肩负的责任、法治文化的自身理论基础、法治文化的社会结构、法治文化建设的迫切问题和推进法治的思想障碍等重大问题,高屋建瓴,分析透彻;王洪教授重点阐明法律思维的基本问题。它包括法律应该如何评价,法官的释法与造法,排除合理怀疑,公开判决理由,裁决的可争议性等问题。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思想创造力的角度推进法律实践理性的完善,锻炼在发现事实真相、接近公平正义、维护法律的权威同时保持正义的标尺的能力;刘斌教授以人性为立论基础,全面阐释法治与人性的关系,引用大量生动形象的现实案例,说明法治的实现要顺应人性的发展。

 

第一讲:法治文化的基本理论(2017年9月12日)

主讲人:李德顺

拓展阅读:

李德顺:《走向民主法治》,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李德顺:《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作翔:《法治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论坛》2012年第1期。

 

第二讲:法律思维的基本问题(2017年9月19日)

主讲人:王洪

拓展阅读:

[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版。

王洪:《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十二讲:法治的人性基础(2017年11月28日)

主讲人:刘斌

拓展阅读:

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释》,台北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

汪太贤:《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何士青:《法与人:从对立到和谐》,载《现代法学》2005年6期。

刘斌:《法治文化三题》,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知识单元2: 文本叙事与法治想像(12学时)

    本单元分为三讲。崔蕴华教授从文化理论谈起,介绍文本解释学说,运用清末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司法案件——春阿氏案,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寻找中国晚清大背景下的法律、媒介与文学如何在同一场域中相互作用,最终将春阿氏案建构在世人面前的过程。案情离奇曲折,裁判文本可以多重解读,真相也许就存在于解释性群体理智与情感的建构之中;作为对莫言研究长达二十年的学者,张灵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领我们探索莫言小说中反映的中国社会公共生活问题及当代思考。从《丰乳肥臀》到《蛙》,从《飞鸟》到《牛》,张老师将问题带入到与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大家一起揭示文学如何反映与敲打现实中的法治命题。

 

第三讲:法律、媒介与诗性正义(2017年9月26日)

主讲人:崔蕴华

拓展阅读:

[美]欧中坦著、王冰如译:《解释性群体:清朝的法律与文学》,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号。

[美]努斯鲍姆:《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冷佛:《时事小说春阿氏》,爱国白话报馆刊,民国二年。

 

第四讲:天人之际:传统叙事与民间正义(2017年10月3日)

主讲人:崔蕴华

拓展阅读:

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三联书店2006年版。

崔蕴华:《从传统到现代:晚清民初文学中的正义叙述》,载《华南师大学报》2017年第2期。

 

第五讲:莫言小说中的中国公共生活问题(2017年10月10日)

主讲人:张灵

拓展阅读:

莫言:《飞鸟》、《月光斩》,收入莫言:《与大师约会》,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莫言:《牛》,收入《莫言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2年

张灵:《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知识单元3:中西文化与法治进路(12学时)

    本单元分为三讲。林乾教授从中国古代法治实践中至为重要的权法关系入手,梳理中国古代法文化史。从权的衡量到法的平衡,中国古代权法关系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演变:先秦权移于法、子产铸刑鼎。汉唐之间权法协调,法律试图对权力进行规范与限制。明清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中国古代很多美好的法治思想、罪刑法定原则等都被淹没在历史之中,需仔细甄别、传承发扬;胡小进副教授介绍了美国宪政历程的两个侧面。上篇“美国宪法的实验期”介绍美国建国之前各州的宪政实践,下篇“詹姆斯·威尔逊的美国宪法之旅”介绍美国建国的思想渊源。美国的宪政不是一天建成的,也并非是天外来客。美国建国之前与独立之后宪政的实施在各个州始终经历着摸索与实践,约翰·亚当斯与詹姆斯·威尔逊等人的宪政思想同样对美国建国影响深远。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权与法(2017年10月17日)

主讲人:林乾

拓展阅读:

《通典·刑法序》

《晋书·刑法志》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林乾:《中国古代的权力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七讲:中国古代的法律信仰问题(2017年10月24日)

主讲人:林乾

拓展阅读:  

张晋藩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八讲:美国的宪政历程(2017年10月31日)

主讲人:胡晓进

拓展阅读:

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知识单元4:法治概念与哲学意涵(12学时)

本单元分为三讲。法治和正义是法律的两个重要理念。李璐老师首先选取了法治概念历史演变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坐标:亚里士多德、大宪章、德国的法治国以及英国的法治,然后将当代法治理论构想的备选方案分为形式版本和实质版本加以分析。之后李老师讲梳理在法律层面思考正义的不同意涵:首先是公正执法,包括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其次是平等。最后是实质正义,处理的是如何分配社会资源的问题,关涉分配标准的制定;文兵教授则从二战后受审的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谈起,详细阐发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概念,进而引出阿伦特哲学上“独在之思”的重要思想。在阿伦特的理论中,这种独在与交往之间的张力,是其难以解决的理论困境。文兵教授带领大家对法治中的公平正义做哲学上的深入思考,发人深省。

 

第九讲:法治概念的哲学思考 (2017年11月7日)

主讲人:李璐

拓展阅读:

[英]拉兹:《法治及其价值》,载《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朱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第十讲:法律上的正义(2017年11月14日)

主讲人:李璐

拓展阅读:

[英] 布赖恩·辛普森:《法学的邀请》,范双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十一讲:平庸之恶和独在之思(2017年11月21日)

主讲人:文兵

拓展阅读: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14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杰罗姆·科恩编、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米尔顿·迈耶:《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文兵《独在与交往之间:阿伦特关于思考与判断的困惑》,载《学术研究》2017年第1期。

 

   第十三讲:课堂展示与研讨(2017年12月5日)

选课学生须在第13周自行选定一个论文题目,根据从授课内容知识单元中学到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并在第14周提交一份研读文稿进行课堂展示,授课教师与同学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