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中文论坛第二十一期——昆曲与文学:大雅之美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25  浏览次数:

2017年5月12日15时许,中国政法大学中文论坛第二十一期“昆曲与文学:大雅之美”在我校昌平校区逸夫楼4040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会承办。主讲人为著名昆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卫东老师。人文学院的崔蕴华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人文学院副教授金莉莉老师作为嘉宾,与来自社科院文学所等科研院所的老师及我校众多喜爱戏曲文学的学生一起,共同感悟昆曲的大雅之美。

崔蕴华教授首先对张卫东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对张卫东老师进行简要的介绍后,讲座正式开始。张卫东老师首先借国学热、昆曲热的现象以幽默地方式介绍了昆曲的研究现状,引发大家对昆曲本貌的思考。

紧接着,张卫东老师以元代文人被打压的境遇为引入,对昆曲的产生、发展、兴盛、衰落进行了纵向梳理。首先展开的是对昆曲北曲的介绍。其次,在简要对比了北曲与元曲的不同之后,张卫东老师展开了对南曲的分析,凸显了其主要以宋词花间派为基础,语言相对朴实而趋于文雅,剧本符合南方生活习惯的特点。张卫东老师进而分析了元朝统一以后南戏的创作特点和南北合流的趋势。此外,张卫东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不依附权势而傲视权势的显著特征和由此迸发出的文人气质。

接下来,张卫东老师按历史顺序,以周寿谊的经历引出昆曲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张卫东老师深入浅出,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了明朝知识分子在南北传奇创作方面追求精致奢靡的审美趣味,同时,借朱元璋时期禁戏过多、题材限制的现象说明了传奇在这一时期篇幅拉长的同时更为讲究用典用文。他还通过明代汤、沈之争详细介绍了其背后的文化语境,并特别强调了明中叶魏良辅水磨调的意义。这一格调广为文人运用,到明末清初昆腔在北京创作达到巅峰,蔚为大观。在梳理分析了历史流变之后,张老师还现场演唱了两段折子戏,并结合演出经历阐释这一时期作品的特点,赢得了现场师生观众阵阵掌声。

由此,以北京二环内为北方演唱中心,久衰而不亡的昆曲发展线索在张卫东老师的介绍下逐渐明晰起来。张老师还特别指出:昆曲的文字内容是其发展的根基所在,正是文字传承了昆曲的大雅之美。此外,张卫东老师又介绍了昆曲遭受的三次重创。第一次重创为江西弋阳腔的冲击;第二次重创为闯王入京烧历史典籍,京城艺人流亡各地;最后,随着清代乐籍制度的变化、裁撤南府等一系列冲击,昆曲逐渐趋于式微,西皮二黄兴起。张卫东老师分析,昆曲衰落的原因一是文体之变,雅言减少,口语化语言丰富多彩;其次是社会的客观因素限制和礼乐的衰亡。

最后张卫东老师总结到,昆曲词曲格调高雅,文学性强,士大夫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质。其音韵格调传承至今久衰不亡,为了解两宋以来的音乐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昆曲之美就在于将中国韵文体的歌唱至乎其极,作为一种整体文学创作和表演体系,词曲之间传承出礼乐文明的意涵。老师还以《惊梦》一折中杜丽娘的动作等为例现场表演展现昆曲以身段解释台词、以唱腔传字义的格局特点,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演讲最后,他特意准备了《长生殿》中“惊变”一折的工尺谱,一边教同学们吟唱昆曲,一边继续介绍关于剧本的知识。

最后,崔蕴华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再次对张卫东老师带来的对昆曲原汁原味的解读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同学们走出书斋,探索文化现象的原貌。同学们也在绕梁不绝的昆曲声中,带着对昆曲的认知与思考结束了本次讲座的学习。

记者:秦岭

审阅:施语 李姣蓉


上一条:2016级法治文化研究生“思齐”读书...     下一条:影视语言对中国法治现实的书写——...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