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学术交流 | “如是”讲坛第一讲——“风流蕴藉义崇雅——崑曲的名义、审美及传承的相关问题”成功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

2019年12月4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乐和昆曲社主办、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如是”讲坛第一讲——“风流蕴藉义崇雅——崑曲的名义、审美及传承的相关问题”,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举办。此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乐和崑曲社社长李青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王浩主讲,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主持人李青教授首先说明了“如是”讲坛的基本情况,并对本次讲座的主讲人王浩教授、对谈人张瑞丁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王馨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乐和崑曲社曲师)进行了介绍,开启了本次讲座的序幕。

主讲人主要阐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1、历史视野中的“崑曲”和“崑剧”及相关概念。

崑曲发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吴地,即今天江苏苏州的崑山及周边地区,故而得名。崑曲是“以人声为本”,首先是一种清唱艺术,后来才配上器乐及人的身段动作而成为一种综合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分为音乐文学和非音乐文学两大类,而崑曲即是从音乐文学这个传统中产生。主讲人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影音资料,结合“崑曲”、“崑剧”、“崑腔”、“崑山腔”等概念,介绍了崑曲发展的历史,并且特别解说了其中把“崑山腔”改革为“崑腔”(“水磨调”)的魏良辅、专门为“崑腔”创作剧本的梁辰鱼、乾隆年间“崑剧”的繁盛、晚清同光两朝以来“崑剧”的衰落、1920-30年代北方崑弋班的一度重振、1921年苏州崑剧传习所成立及“传”字辈艺人的活动等关键环节;进而指出,以上几个概念中,目前最常用的是“崑曲”和“崑剧”,前者可以包容后者,反之则不然,而这两个概念经常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混淆,这对于认识及传承崑曲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崑曲”、“崑剧”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主讲人特别强调,2001年5月18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2003年10月17日又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崑剧”,而不是“崑曲”,尽管“崑曲”也应该是“遗产”。然而,由于这两个概念被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使得作为遗产的“崑剧”或“崑曲”的传承也面临很多问题。

3、主讲人对于传承崑曲或崑剧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认为这个提法背后的居高临下的心态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消极的后果。

主讲人再次总结了自己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崑曲”或“崑剧”有一个基本的内核,即上述“以人声为本”的歌唱或声乐,也就是“崑腔”(“水磨调”),而不是器乐、表演等因素。

第二,“崑曲”包括“清工”(业余的、以自娱为主的广义散曲和剧曲的桌台清唱及相关活动)和“戏工”(职业的、以娱人为主的崑剧舞台表演及相关活动),崑曲自梁辰鱼以后越来越戏剧化为戏工(崑剧),但清工其实更为源远流长,而且主导了崑曲的发展大势,直到崑曲在晚清整体上逐渐衰落,尤其是入遗之后,戏工(崑剧)才渐有凌驾于清工以上之势。

第三,着眼于历史及现状,不仅应该区别“崑曲”的“清工”和“戏工”(“崑剧”),而且应当区分“作为遗产的崑曲或崑剧”(“博物馆里的崑曲或崑剧”)和“非遗产的崑曲或崑剧”,让两者共存并行,进而共同促进崑曲或崑剧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崑曲,是了解和进入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其便利的窗口和门径。

随后,与谈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张瑞丁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认同主讲人指出的崑曲的发展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自上而下的,他进而认为,作为一种高雅艺术的崑曲的兴衰与国运世情密切相关,在高级知识分子如此之多的今天,应该特别重视让崑曲走进高等院校,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把“崑曲”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新时代的年轻人的生活世界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来自南京大学文学院艺术专业的崑曲史及曲学理论研究博士王馨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对于崑曲来说,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依托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但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个阶层已经消失和转变,这才导致了崑曲的衰落,当下崑曲的传承和振兴也只能依托于高级知识分子;她还指出,在如今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氛围中,由于进入崑曲的门槛降低,虽然参与的人数有大幅上涨,但真正的崑曲的内行人数所占的比例也相对大为缩减;同时由于主讲人所说的认识上的问题,尽管近年的崑曲似有欣欣向荣之势,但其中也不乏隐忧,比如台上演剧的“热”和台下清曲的“冷”的反差,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最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她表示,作为“如是”讲坛的第一讲,选择了崑曲这门古老的高雅艺术作为主题,竟然吸引了如此众多的校内外师生到场,而且历经两个多小时,大家聆听和研讨的热情丝毫不减,这令她深受感动和鼓舞。在特别感谢到场嘉宾、老师和同学的同时,她也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能用这样的热情来共同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至此,本次讲座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王浩

生于江苏沭阳,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理论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哲学、易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图:孙宇

文:陈玥西


上一条:“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研究”——宋...     下一条:从专题研究到学科建设:宗教与法律...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