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资讯
【转载】探索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模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21  浏览次数:

本文发表于2022年06月20日 20: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吴楠
    原文链接: http://www.cssn.cn/jyx/jyx_jydj/202206/t20220620_5413270.shtml


“学科素养论坛第四讲:跨学科人文教育的方法与路径”线上会议现场 中国政法大学/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人文教育关乎意义世界的建立、价值世界的生成。然而,随着科学主义的高涨,人文教育正在遭受全面性的萎缩,当下中国“文科无用论”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文学科应该何去何从?怎样做好跨学科的人文教育?6月12日,“学科素养论坛第四讲:跨学科人文教育的方法与路径”在线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希望进一步打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学科界限,突破中国大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院系壁垒,重新考虑人文学科“立德树人”核心使命,探讨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模式。

构建跨学科人文教育体系

随着新技术崛起,各大学理工科的优势逐渐凸显,相对而言,人文学科的生源规模、经费总额在高校中占比不高。相较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在应对社会需求方面也不占优势。但这不代表人文学科不重要。相反,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

由此,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李四龙基于他多年从事人文学科教学和管理的经验,于2020年正式发文提出“跨学科人文教育”的办学理念。他表示,当下的人文学科的使命不仅包括健全人格养成、学会做人、学以成人等古代传统人文学科的目标,而且包括文明传承与交流、世界文明体系的解读与建构等现代人文学科的职责。其中,人文学科最核心的工作是人文教育。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需要顶尖的人文教育。而跨学科人文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基。

“人文学科相比时髦学科似乎很边缘,但人文学科提供的课程与学术活动在大学中又是相当热门的。我们必须灵活地把握好这种张力,努力推进人文学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提出,人文学科中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既有历史缘由,又有现实要求。就历史而言,无论从西方传统的自由七艺,还是中国士人的五经六艺,其自身都具有某种整全性要求,从现代的学科体系看,它们天然地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来说,新文科的提出,现实中各种跨学科专业的涌现体现了人文学科中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强烈诉求。

事实上,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中,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非常普遍,如在美国圣约翰学院甚至大学四年都没有专业;一些著名大学都开始有跨学科专业,比如政经哲(PPE),伦理政治与经济(EPE),哲学、心理学与语言学(PPL)等;在牛津大学,本科阶段哲学专业都是跨学科来设置的,比如物理+哲学等,数学+哲学,计算机+哲学,哲学+现代语言,哲学+神学等等。“这些高校借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强化训练本科生在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孙向晨说。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主力,但人文教育不是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附庸或补充,也不是与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分庭抗礼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其实是教育的根本。”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俞学明表示,教育的真谛在于养育,教育塑造的有“卓越”才能的“人”,是有人文底蕴,即具有人文视野、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境界的人,是具有重大问题的感知力、判断力、选择力、决策力、定力,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和知识应用得游刃有余的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一心”的养育,非人文教育不能获得。新时代的人文教育,需要构建跨学科、跨时空、跨边界的,以人的成长为本、目中有“人”的人文养育系统。

形成大学本科教育新格局

跨学科人文教育并不必然要让人文学科成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学术事业,但一定要让人文学科成为他们从事其他职业的基础。“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无法由单一院系实现,跨院系联合培养是我们唯一的现实选择。”李四龙说。据介绍,跨学科人文教育有两条路径:一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科学生的通识教育,二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培养人文学科的专业后备人才。李四龙表示,前者以跨学科的方式构建当代学科体系之间的“统一性”,赋予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人文思维方式,引发他们对人的尊严、权利、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后者以跨学科的方式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术创新为己任,去面对现代社会生生不息的新事物新现象。这两种人文教育,都在打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界限,服务学生面向未来的自由选择。

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近年来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出古典语文学、思想与社会、计算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等跨学科人文教育项目。这些项目以“专业+项目”的方式,在学生不改变学籍的前提下,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如古典语文学项目设置了24学分的课程模块,要求各院系允许选修该项目的学生从原专业的非核心课程里找出24学分进行替换,从而形成一个尊重学生选择的、有弹性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自2006年开始搭建以“中西文明通论”为“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以学生成长为本,融合校内外多学科的优质师资力量,贯通课堂内外,努力实现课堂听讲和课外实践、个体自我学习和集体协同学习融通浸染的养育效果。此外,还开设了跨学校跨学科的“人文故宫”系列、跨专业的“中国哲学智慧”等人文通识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主讲者、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表示,中国古代哲学不是深藏在博物馆的古董,而是绵延数千年,有生命力的文化长河。“中国哲学智慧”就是为了发挥中国哲学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历史、文化的视角了解人类思辨智慧的成果,以及中国哲学在确立中国文化身份和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大家了解和尊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从而使大家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关怀现实,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复旦大学哲学专业则面向非哲学专业学生开展哲学的公共教育;在哲学专业内部进行科学哲学与数理逻辑、艺术与哲学等跨学科的哲学专业教育,并在本硕博阶段设置了系列“哲学+”的跨专业培养体系。此外,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学生在建立跨学科视野方面有了越来越强的自觉意识。药学院同学可以写‘中世纪的城市经济’,俄语系同学可以论述‘春秋三传’,他们由此打开了学术的视野,并学会尊重、倾听他者的声音。”孙向晨说。

在这些高校中,同学们常说,跨院系选课就像主菜配小菜,辅修和双学位就像西餐加中餐,而跨学科人文教育项目则更像一道创新菜。深耕教育社会学数十年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谈到,人文教育实际上是精神教育和心灵教育。在这些跨学科项目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努力,这是一个不断将知识活化,引领学生不断还原知识发生现场,将个人经验引入人类文明智慧之中的过程。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内在精神,唤醒学生的内在灵魂,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范围”。在这一“思想范围”内,让学生学会观察、鉴赏,并在不断学习中磨练他们的意志。

“跨学科人文教育不仅打破传统院系的壁垒,给未来人文学者提供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和学术训练;也在苏联式院系专业教育、美国式大学通识教育之外,形成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格局。”李四龙说,跨学科项目,是培养人文学科拔尖人才的有效方法。依托于此,我们有能力办成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该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联合主办。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发起学科素养论坛,邀请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共同研讨此新时代教育的迫切问题。该论坛相关活动将与2021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教师学科素养研究”结合进行,旨在为当代师生素养培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以为当代大学师生成长提供多元化的可能,乃至为当代大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多变性的应对。


上一条:“首届全国法治文化青年学者论坛”...     下一条:【转载】在跨学科中激发学科合作优势

分享到: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