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2016级法治文化研究生读书会第三期暨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发表时间:2017-10-23 浏览次数: 发布人:管理员 返回列表

2016年12月23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法治文化硕士生第三期读书会暨学术沙龙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7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读书会讨论的书目是洛克所著的《政府论》(下)。对外经贸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霍伟岸老师、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崔蕴华老师、张灵老师还有人文学院法学理论专业法治文化方向、法治文化专业及人文学院其他专业同学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与研讨。

        

本次读书会霍伟岸老师首先谈到:《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而进行的“破论”,洛克在下篇的重点是“立论”,阐释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历来人们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时,主要是针对《政府论》的下篇,但只有理解上篇的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下篇中洛克所阐述的思想。接着,霍伟岸老师又言及由于中国的译本中普遍漏翻了《政府论》的前言故而使得大家误解该书的写作背景,进而容易对该著作的写作意图、写作思想的理解造成困扰。而该书的写作背景其实是“罢黜危机”发生后,民众普遍对天主教感到恐惧,害怕个人权利及英国传统的大宪章宪政基础遭到破坏,在通过议会的方式无法解决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后转而希望通过武装反抗而进行的一个前期思想宣传。洛克主要是以“人生而平等”为前提,在延续契约论的基础上又努力回避契约论的弊端进行其政府理论的阐述,并在论证过程中同时诉诸于《圣经》与理性,探求什么样的意识才是上帝的真意。

 

接下来,同学们各自探讨了自己在研读《政府论》中获得的收获并提出了所遇到的困惑。韩京效同学认为,从当下的角度来看,洛克的整个学说体系是建立在自然状态理论之下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证明它是否真的存在,这是否面临一个立论虚幻的问题呢?管志强同学则对于洛克的政府论思想对于当代政治体制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感到不解。李明瑜同学则认为虽然洛克的思想从现代来看有细节上的不足,但是结合宗教、时代来看的话我们不能苛求太多。他提出当面对人们的理性在觉醒而又难以摆脱宗教影响的时代背景下,洛克在论述其政治学思想时所采用的推理方法为什么和其哲学上的经验主义方法不同,这是否构成其自身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呢。罗欣同学提出洛克极为重视财产权的保护,但在他在解决占有财产的规模限度上所进行的“腐坏原则”“货币原则”有为资产阶级辩护之嫌。其次,洛克在论述自然权利学说时声称在自然权利与理性方面人人都是平等的,但另一方面他却又主张有产者与无产者在权利与理性方面存在差别,这是否是逻辑上的矛盾呢。刘梦洁同学则认为本书从正反两方面对洛克的观点进行了论述,这本书提出了和传统权力观不同的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三权分立思想。韩谨幕同学认为自然状态可能并不如洛克所描述的这样,而是否只有在洛克所说的自然状态下才能使人们趋利避害达到财产的占有、使用呢?如此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是否是因为其是生命权的延伸,我们要如何看待生命权与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呢?研二的年国余同学认为他在读这本书时就对该书前言中所说的光荣革命的写作背景产生了疑惑,同时提出洛克是基督徒,但若我们跳出“神”的束缚后是否可以对自由的权利重新作出论述呢,我们又要如何定义洛克思想中的“权利”呢?谭婷同学说参加本次读书会受益颇多,学会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从背景再到论证和做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霍伟岸老师在听完同学们的疑惑之后一一进行了解答,他指出当人们谈论到洛克的自然状态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会得出“纯粹思想实验”或“真实存在过”这样不同的结论并从洛克著作中所引用的文献来讲解和解释“自然状态”,提出“自然状态” 的三种含义。接着,霍老师又提出学习理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避免带着特定历史视角来看待一个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文本的真意和不受局限。而洛克在论证过程中借助了《圣经》其实要放在当时的神学背景下看待,这也是他思想中张力的体现。而洛克在论述其财产权时用“劳动获取”、“上帝意志”、“腐坏原则”和“充足性原则”对财产的规模进行了限制,虽然后来又通过货币突破了这一限制,但站在历史的视角下仍然对今天的现实存在借鉴意义。

张灵老师提出,在梳理该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洛克思想中具有很现代性的内容,尽管我们在理解文本时要立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但从学理的角度,我们要试图从超越立场角度来思考,要从思想本身探讨其合理性,洛克思想中的“契约思想”、“三权分立”等放到今天也极具启发意义;崔蕴华老师总结道:我们在读文本时要善于从写作的背景出发理解作者的意图,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要去往哪里。同时也谈到,中国明清时期也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家提出过和洛克思想中相似的理论,如黄宗羲“反对独治”的思想和顾炎武认为传统法乃“一家之法,非天下之法”的思想,均对“君”有很深刻的批判。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的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智识资源。读书会在十分热烈友好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读书会的热烈探讨,同学们对洛克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今后研究其他经典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罗欣

 

延伸阅读:

“思齐”读书会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法治文化方向和法治文化专业研究生的读书会,从2012年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年。读书会每学期按月举行三至四次左右,由导师和同学们一起研讨与研究方向相契合的学术名著、经典作品。“思齐”读书会取自《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喻指本方向的老师和学生,在法治文化的广阔领域内切磋琢磨,遵循韩愈提出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思想,平等交流,相互砥砺,教学相长,相互见贤思齐,以谦虚、严谨的学术精神,努力揭示法治文化的深刻内涵,养成浩然人格,共同建设法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