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下午两点正,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华岩论坛第六场学术讲座——“佛教的主旨与《法华经》的思想特色”在昌平校区明法楼103举行。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哲学系的钱雪松老师主持,主讲嘉宾是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创价大学文学部教授和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所长的日本《法华经》研究专家菅野博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文良先生担任翻译和点评。
钱雪松老师简要回顾了华岩论坛的活动宗旨以及本场讲座的国际化特色,介绍了菅野博史教授与张文良教授在日本佛教、《法华经》和华严学方面的学术背景。
菅野教授的报告分为两部分,分别介绍了佛教的基本历史与核心思想,以及《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的思想特色。菅野教授首先扼要概括了佛教创立与发展的历史,并深入浅出地向听众介绍了四谛、十二因缘、中观与如来藏思想等佛教核心要义,并就大小乘的区分与真伪等学术焦点略作了提点。
随后,菅野教授重点阐发了本讲的主题——《妙法莲华经》的思想特色。这一部分的阐释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1)《妙法莲华经》经题中“妙法”这一概念的丰富意涵,(2)该经所揭显之一乘佛教的菩萨道精神,以及(3)该经如何从大乘“方便说”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释迦生平和重新解释小乘涅槃的思想。其中,菅野教授尤其强调了《法华经》中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对于当代佛教与社会的积极意义。教授认为,正是在以《法华经》为代表的大乘佛典中,透显出大乘佛教所主张的菩萨道精神,即:佛弟子不应简单消极地仅仅为了解脱自身的烦恼而出世修行,他们更应该将修行和解脱的目标扩展到整个社会与大众中,积极地在入世的社会关怀中行持出世的菩萨道,以最终实现自利利他的伟大目标。在菅野教授看来,这也是大乘佛教以及汉地晚近较为兴盛的“人间佛教”对于今天整个世界与社会大众的积极意义所在。菅野教授这一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怀并重的思想主旨,也在其后张文良教授的点评中得以揭显。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轻松友好的问答互动中,提出了不少具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菅野教授与张文良教授也都一一予以细致明豁的解答。
此次华岩论坛共两个多小时的思维激荡,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撰稿人 吴晨鸣
》延伸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IRLS)是以开展世界宗教研究、宗教与法律关系研究、促进中国宗教法治建设为主要目标而创建的学术与政策研究机构。
华岩论坛是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和华岩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承办的大型系列讲座。论坛秉承“搭建校园人文建设之文化平台、开启宗教研究之学术面向、架设多元对话之理性桥梁”的理念,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宗教问题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演讲或学术研讨。
上一条: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主讲“现代... 下一条:单纯教授顺访汉姆林大学宗教与法律...